7月11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的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调度会在线上举行。会议提出,未来各部门、各地方、有关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应分类分策,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作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和优化升级的重点工作实施。
“去年10月以来,我们共提出了25个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并制定了各领域的改造升级参考指南。”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龚桢梽表示,国家发改委已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列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和优化升级的重点工作,将从抓紧完成各地能效清单目录和改造方案、加大对各地方总体实施方案的复核指导、加快对龙头企业的重点培育和示范引领、加大对重点项目的金融政策支持、加快完善标准修订和计量体系、强化政策协同并加强督促落实等六方面推进节能降碳工作的实施。
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丁志军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了16%;去年又同比下降了5.6%。今年6月,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对工业节能提效做出了整体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树立能效引领的鲜明导向,深入挖掘重点行业节能潜力,大力提升节能技术装备产品水平,持续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和诊断服务,有序推进企业技术升级,统筹提升综合能效水平。
“节能降碳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如何把握好节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保持行业稳定增长、实现行业平稳转型升级,是石化化工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李君发建议,行业节能降碳一是要摸清家底,制定计划,分类施策;二是要注重生产技术的先进性,技术装备的适用性和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三是要注重节能降碳措施的可实施性,注重节能效果及推广价值;四是将企业节能降碳与绿色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五是适时启动园区节能降碳改造试点工作。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冶金建材业务部主任李胜辉认为,我国工业节能降碳还需要考虑四方面问题。一是重点行业领域节能空间很大;二是需要分产业考虑能耗问题;三是要综合考虑发展不平衡问题;四是中小企业节能降碳是短板。他希望未来政策能够向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适度倾斜,加快推进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引导企业积极、有序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
图为调度会现场
会上,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等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以及江苏、浙江、河南、广东等工业大省工信厅和发改委的代表交流分享了节能降碳的工作经验和成果。中国进出口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介绍了利用政策性金融引导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方案。